山寨币集体回购潮背后:是信心修复,还是最后一搏?

2025年,山寨币市场陷入寒冬。资金持续回流 BTC 和 ETH,山寨币日交易量断崖式下滑,叙事疲软,估值缩水。就在市场以为它们将集体沉寂之时,一波“代币回购潮”悄然掀起。

从 Aave 到 Fetch、Hyperliquid、Jupiter,多个项目相继宣布回购本币,总金额高达数亿美元。为何回购成为新叙事?这种做法能否真正带来估值修复?散户是否还有参与价值?我们一一拆解。


一、从讲故事到现金流,市场逻辑正在变化

在牛市,项目靠“白皮书+愿景”融资;在熊市,讲的是“我还有钱”。回购,就是这一现金流逻辑的表现形式。

它的作用包括:

  • 减少抛压:回购+销毁等于供给下降;
  • 信心背书:用实打实的资金宣告“我还活着”;
  • 资本操作:稳定币价、控制筹码。

但前提是:你真的有钱。


二、谁在回购?谁只是画大饼?

来看几个真实案例:

  • Fetch.ai 联合交易所和做市商回购 5000 万美元 FET,资金来自基金会储备,源于 ASI-1 和代理平台使用增长;
  • Aave DAO 每周回购 100 万美元 AAVE,累计已超千万美元,平均成本低于市价;
  • Hyperliquid 过去 30 天回购 HYPE 约 5500 万美元,每天平均183万美元,甚至会销毁部分代币;
  • Jupiter 将协议收入的 50% 用于锁仓回购,已累计回购 2500 万美元 JUP;
  • Sky(前MakerDAO) 创始人亲自启动 USDS 回购 SKY,总值超 230 万美元。

这些项目有一个共性:它们都有可持续收入来源。

根据 TokenTerminal 数据:

  • Aave 年收入超 1 亿美元;
  • Hyperliquid 超 3 亿美元;
  • Sky 稳定币业务年收入也在 3 亿美元以上。

这些不是“市梦率”,是实打实进账的钱。


三、从炒概念到拼真实力,散户该怎么做?

当叙事失效、VC退潮,市场只看现金流和执行力。

建议普通投资者:

  • 关注真实营收的项目,如币安、欧易支持的龙头协议;
  • 追踪回购数据是否落地,不要只看提案;
  • 避开空气币和纯靠愿景炒作的币种

当然,最稳妥的方式,是把握平台级机会,提前布局主流交易所返佣账号,在低位持仓、等待下一轮回暖。


四、注册币安与欧易,提前准备回暖行情

如果你还没有账户,推荐通过以下渠道注册 Binance 与 OKX,享受手续费返佣:

这些平台支持主流代币回购项目的现货与合约交易,并配备钱包、质押、赚币等多功能。


结语:真正的比拼,是你能不能活着等到下一次牛市

代币回购不是灵丹妙药,但在市场低谷,它是一种稀缺信号。与其盲目追高,不如回归基本面,关注收入、关注资金流。

现在,是时候重新布局了。

标签

发表评论